爱上海自荐贴

浅谈改进党政机关文风问题

2015-09-21 09:10 | 文/千里马 | 1316次阅读 | 相关文章

一、党政机关存在的文风问题

爱上海自荐贴一是长。有的领导讲话稿,动辄几千字乃至几万字,并不是要写的重要内容多,而是东拉西扯,拼凑篇幅。秘书写的烦,领导讲得累,别人听得急。有的是小题长作,就无关紧要的观点盲目展开,反复强调,一个观点几大段,叙而不清,不该长的也长了。有的领导讲话、汇报材料、工作总结等,不分主次,不管轻重缓急,总好面面俱到,似乎少了某个部门、某项工作就对人不起。有的是戴高帽,穿长靴。如写一份汇报,不是开门见山,却总是冠上几句“在XX的正确领导下,在XX精神的指引下,在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......"等帽子,在结尾处再豪言壮语一番。

二是空。写起成绩洋洋洒洒,反映不足言语支吾,成绩夸大,问题空化。有些是文件照抄照转,贯彻上级精神,只讲原则性,没有针对性,对实际工作没有任何指导作用。有的公文观点不鲜明或抽象化,模棱两可,似是而非,材料不能证明观点或不足以证明观点。还有的公文有观点没材料,让人感到观点不知从何而来。

爱上海自荐贴三是假。这是目前党政机关中普遍存在、危害十分严重的文风问题。有的同志写材料脱离实际,随意编造,既不深入基层调查研究,也不同有关单位联系,只凭主观想象,什么数据都可以估计,重要内容也可编造。为了成绩更突出,典型更具普遍意义,随意加工”润色“,把一些道听途说甚至捕风捉影的事也用到材料中,以此拔高典型。有的习惯搞”先入为主“式的调查,即先确定观点,再去寻找例子,甚至找不到可用的例子,只好制造一些例子,甚至明知有的单位提供的是假材料,明知材料来路不正,但为了省事,也硬着头皮使用。

四是呆。有的过分追求严肃、稳健,语言不生动,给人以压抑感;有些骈俪有余,风骨不振,刻意仿古,追求对仗工整,给人华而不实之感。在形式上,结构公式化,党八股现象抬头。如写总结总是三段式;内容教条化,或唯书,或唯上,书上怎么写,他也怎么写;上边怎么说,他也怎么说,缺乏独创性,像个传声筒。有些讲话官气重,脱离群众;装腔作势,借以吓人,给人以陌生感。

二、改进党政机关文风的对策

第一,要转变思想作风。一个人,一个单位的文风,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其思想作风。作风邋遢的人,其文风就拖沓;官僚主义严重的人,文风必古板。转变思想作风,一是领导要带头树立实事求是、谦逊和蔼、认真负责的作风,自己不搞假大空,不唱高调,不摆花架子,也不提倡文秘人员搞假材料,吹牛皮,放大炮。要多深入基层了解实际情况,克服衙门作风;多联系群众,克服唯上习气。二是文秘人员要增强责任感,要有对党、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,无论是起草领导讲话稿或其它材料,要坚持三个指导思想:科学性,即用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来指导写作,避免主观臆断;客观性,即客观公正地揭示人和事物的两面属性,不偏不倚,避免倾向一方的片面性和绝对化;特殊性,即正确揭示特定环境中的人和事物的发展变化。一方面要加深对材料特殊要求的理解,一方面秘书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特殊作用,主动将自己掌握的情况和见解提供给领导参考,努力争取如实地反映客观实际。

爱上海自荐贴第二, 要大力提倡观点鲜明、严谨朴实、简洁明快的文风。一是大兴学习之风。从领导到文秘人员都要加强文字修养,注意选择一些好文章当范文读,取人之长补己之短。要注意吃透”两头“,即上级有关方针政策精神和具体客观实际,把准两者的结合点。要多挤点时间读些语言生动、寓意深刻、富于哲理的中外名著。二是起草材料时,要字斟句酌,反复修改,最大限度地克服上述不良文风,找准好文风的十个着力点:提法准、立意新、修辞美、文字精、句式活、结构紧、逻辑强、含意深、理通俗、材料真。三是选择适当时机在党政机关开展文风检查,考核时将文风列入思想作风的一项内容。四是单位领导要多给文秘人员锻炼的机会,经常鼓励他们“多挤时间看书籍、多动脑子想问题、多下基层搞调研、多摇笔杆写东西”,引导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文风。

第三,要掌握好三个分寸:一是注意长短适度,提倡写短文,但不绝对化。党政机关文字材料不同于其它文艺创作,不可随意编造情节而扩充篇幅,必须以实际内容去决定,需长则长,宜短则短;可长可短则短;小文章不大作,大文章也不小作;不能因压缩篇幅而害文意,更不能用六个指头挠痒——多一道子。二是注意虚实辩证,即在突出材料真实、事实准确的同时,要注意将材料上升到一定理论高度,不搞简单的材料堆积,在保证务实的前提下,可适当务虚。三是注意雅俗得体。起草文件、报告、讲话或其它材料,要注意不同的时间与场合,不可刻意追求雅,也不能一概通俗化。供报刊发表的材料,要雅俗共赏;讲给基层群众听的稿子,要通俗易懂。

总之,党政机关存在的文风问题要改进,也是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倡导的八项规定内容之一,重在改进,重在抓落实。

评论

  • 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!

我来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