爱上海自荐贴

秋的记忆

2015-10-14 08:56 | 文/网友推荐 | 2436次阅读 | 相关文章

大抵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。那一年的八月。

我参加了高考,在家侯信。

爱上海自荐贴我家住的那个屯子,出了门向东,是一望无际的草原。

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场景随处可见,现在变迁成油井和水田。

爱上海自荐贴草原被分割成许许多多的井方,划分到各个生产大队和小队。春夏时节都有专人看护。互草人骑着马,溜着狗,好不威风。

爱上海自荐贴每年八月初,开始采草即打羊草。各个小队便组织社员杀羊、蒸馒头上甸子了。路近的带着给养,扛着衫刀,早出晚归;路远的带着帐篷和给养在甸子上安营扎寨。我闲来无事就加入了本屯的打草队伍。社员们一字排开,抡起衫刀,唰唰唰的节奏响了起来,那绝对是美妙绝伦的交响乐。

随着交响乐的响起,直立的草丛一排排倒下,堆成长长的草趟子。偶尔惊飞一对鹌鹑或者野鸡,有时候还可能割伤,抓到了变成社员们晚餐餐桌上的美味。

爱上海自荐贴打羊草是力气活,又热又累,最好的休息就是歇气儿磨刀。这时候乡土文学就粉墨登场了。油腔滑调的人开始讲黄段子,什么四大红、四大绿、四大软、四大硬便成了大家的笑料,笑声驱散了人们的倦意。

八月时节,秋高气爽,打下来的草两天就干了,于是女社员便有了用武之地。开始码草,用木耙把草趟子拢起来,堆成一个个草堆。远远望去,甚是奇观。

爱上海自荐贴几天后,用大马车装好,陆陆续续运回各自的生产队,垛成大垛,贮存起来,作为牲畜越冬度春的草料。

爱上海自荐贴如今再也看不到那个场景了。

评论

  • 暂无评论,快来抢沙发!

我来评论